专业团队

天元汇聚各领域精英律师,拥有200余名合伙人,800余名律师及专业人员,凭借深厚的执业经验和项目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跨区域、综合性、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和最佳商业解决方案。

专业领域

天元凭借30年法律实践经验和不断创新的执业能力,业务覆盖中国律师主要执业领域和新兴领域,并在诸多领域保持中国顶尖律师水准和跨团队综合服务能力,近年来连续承办了诸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和极具行业影响力的项目和案件。

洞察资讯

天元律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法律热点话题,凭借独到视角和市场洞察力,帮助客户了解法律最新变化,用专业的观察、分析与见解助力客户做出更为明智的商业选择与决策。

关于天元

作为国内具有长远历史和深厚文化的领先律所,天元始终以法律服务为根本,不断探索和创新,30年来与中国经济同向前行,在中国15个经济活跃城市设立办公室,在业内享有盛誉。

天元智能网联汽车法律观察(2024第2期)
日期:2024年03月04日

一、行业动态

 

1、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智能网联汽车

2月29日,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宣布,双方签署了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联合开发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B级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联合开发,产品上市周期将大幅缩短超30%,首批两款车型已确定于2026年上市。作为联合开发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还就车型及平台的共用零部件订立联合采购计划,旨在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1]

 

2、天津开通智能网联公交车示范线路

2月26日,天津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线路在宝坻区正式开通,该线路在车路云协同、开放道路驾驶、网联云控式智能驾驶(L2+L4)三方面实现“全国第一”。

示范线路全长11.3公里,连接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和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沿途设有5个公交站点,智慧公交时速可达70公里,单程仅需18分钟。

示范线路构建了统一标准的云控平台,实现对智能网联公交车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规划以及实时监管,能够实时反应道路突发状况,实现自动驾驶下的行人及车辆检测、减速避让、紧急停车、障碍物绕行、变道、自动按站停靠、车路协同等功能,并为后续扩展和更多应用场景接入提供支撑。

全线19个路口实现信控自适应优化及主动式公交优先通行,由原来的“车等灯”升级为“灯看车”,单程通行时间整体缩短47%。[2]

 

3、深圳推进实现车网互动全覆盖

2月21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原则上新建充电桩统一采用智能有序充电桩,按需推动既有充电桩的智能化改造;鼓励面向工业园区、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等停充一体场景,加大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和持续升级,尽快实现车网互动全覆盖。支持电网企业开展车网互动管理,优先实现10千伏及以上充换电设施资源的统一接入和管理,逐步覆盖至低压配电网及关口表后的各类充换电设施资源。[3]

 

4、上海市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年度发展报告

2月5日,上海市交通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2023年度)》。2023年是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政策全面落地的元年。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实现自动驾驶开放测试总面积达912平方公里,其中嘉定464平方公里和临港386平方公里(386区块)实现全域开放。累计向32家企业774辆车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企业参与度、场景丰富度、测试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4]

 

5、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工程在通州区启动建设

2月5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工程在通州区启动建设,这也标志着通州区自动驾驶项目正式进入路侧改造施工阶段。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通州区作为此次建设重点区域之一,扩区范围共计175平方公里,涉及18个属地街镇,涵盖580个路口,计划分五期压茬推进建设。未来,通州区将以扩区建设为契机,丰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推进副中心智慧交通建设,为城市提供安全、有序、低碳的城市运营服务。[5]

 

6、埃塞俄比亚宣布全面禁止进口燃油车

1月29日,埃塞俄比亚宣布全面禁止进口燃油车,成为全球首个明确禁止燃油车入境的国家。运输和物流部长阿莱穆·西梅(Alemu Sime)出席议会时强调,这项决定是为了减少因燃油进口而产生的外汇压力,充分发挥埃塞俄比亚可再生资源优势。西梅部长强调,埃塞俄比亚提倡绿色发展理念,这项禁令是为减少气候污染所作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6]

 

二、行业新规

 

1、交通部发文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

2月2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2024年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部署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今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通知》明确,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持续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根据《通知》,今年年底前,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要达到100%;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运行,并因地制宜推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建设充电基础设施。[7]

 

2、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

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善政策机制这五个方面政策举措。《意见》特别指出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组织开展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际标准,推动标准规范国际合作互认。大力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研究旧动力电池进口管理政策。[8]

 

3、商务部等九单位出台意见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

2月7日,商务部等9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从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健全国际物流体系、加强金融支持、优化贸易促进活动、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18项政策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9]

 

4、七部门联合意见提出深入推进车联网建设

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产品打造、主体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方面,构建未来产业的发展生态。关于优化产业支撑体系,《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5G、算力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千兆光网等建设,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10]

 

5、中国汽研发布全域智能安全技术认证体系

1月26日,中国汽研华东总部智能驾驶与主动安全测评技术创新中心暨苏州阳澄半岛智能网联试验基地能力发布会在江苏苏州召开。中国汽研作为汽车行业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布了行业首个全域安全的智能安全认证体系。

该认证体系涵盖23项测试子类检测项目,通过对智能汽车开展涵盖智驾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应急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电磁与通信安全等八大安全维度测评认证,实现智能汽车安全最全面、维度最广全域认证,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全域安全严苛需求。[11]

 

6、ISO发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国际标准

1月23日,由我国牵头修订的国际标准ISO/TR 11954:2024《使用压缩氢气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正式发布。该标准在完善最高车速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加速能力试验以及爬坡试验,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性测试方法。该标准可适用不同压力等级、不同动力总成模式以及不同控制策略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12]

 

三、行业观察

本期观察:智驾领域新专利

 

华为新专利可进行疲劳驾驶预警

2月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驾驶预警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布。该专利技术旨在通过智能手表、智能手机以及车载设备联合精准确定驾驶员的清醒时间,并在清醒时间超过一定阈值时对驾驶员进行驾驶预警提示,能够有效降低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概率。

 

吉利新专利可检测司机是否酒驾

2月9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申请的“驾驶员饮酒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摘要显示,在车辆上电后,通过获取车辆内部的第一酒精浓度数据及第一驾驶员图像数据来判断是否符合预设启动条件,基于检测结果启动车辆。另外,通过基于车辆的当前状态信息重新获取第二酒精浓度数据及第二驾驶员图像数据并进行再次检测的过程,避免了更换驾驶员后导致出现酒驾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驾驶员饮酒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是在当前状态信息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重新进行检测,不需要实时进行检测。

 

天元汽车团队点评:

华为和吉利的新专利,属于智驾领域驾驶员监测系统(DMS)方面的技术专利。有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公路交通事故占比中,37%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驾驶状态有关,主要包括疲劳驾驶、驾驶分神、激进驾驶等有关。基于安全驾驶需求,DMS市场被加速催化。DMS成为L3级自动驾驶的安全员接管能力分析的基础,将逐步成为L3级及以上智能汽车的标配。

Euro-NCAP要求从2022年7月开始新车都必须配备DMS,在新车评级中要求加入DMS的分数,以及从2022年开始对儿童车内遗留检测(child presence detection)打分,该功能可以检测出一个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并向车主或紧急服务部门发出警报。

中国已立法对商用车强制装配驾驶员监测系统,乘用车搭载要求也在推进制定中。比如,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GB/T 41797-2022 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于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有强制要求;即将于2024年7月1日实施的2024年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管理规则(2024年版)》,也增加了包括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在内的多个测评项目。

显然,智能汽车传感器的竞争,已经从车外蔓延至舱内。

前不久,广汽传祺“影”系列的首款SUV车型——影酷正式上市。其配备的1颗200万像素DMS摄像头+1颗前排OMS摄像头+2颗后排OMS摄像头+1颗生命体监测雷达,堪称舱内人机安全交互的软硬件顶配。[13]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基于摄像头感知的DMS(驾驶员疲劳监测)功能交付上险为64.53万辆,同比增长114.17%;OMS(乘客及后座监测)功能交付上险为37.72万辆,同比增长93.63%。”[13]

DMS、OMS等技术升级及相关专利的涌现,对于未来智驾发展及安全驾驶,无疑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相关行业人士对技术成熟度的关注、以及对汽车数据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担忧。

比如,当检测系统搬入汽车座舱,误检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出现?比如,食用过多的荔枝、榴莲、桂圆等有可能出现“假性酒驾”,这种情况下,车辆是否会因检测到酒精成分而无法启动?另外,对于DMS系统,主要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被动监测是基于方向盘转向和行驶轨迹特征来判断驾驶员状态,比如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主动监测主要是基于摄像头和近红外技术,从眼睑闭合、眨眼、凝视方向、打哈欠和头部运动等,检测驾驶员状态。对于通过视觉传感器进行主动监测的DMS系统,如采用眼球追踪技术、自动识别人脸技术、座舱数据分析等,若未取得用户的单独同意,也会有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法律风险。

因此,对于研发DMS技术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客户,一方面在不断提升技术、并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建议关注数据合规方面的法律要求,尤其是相关隐私政策必须经过客户的同意,而且隐私政策的内容需要写得非常明确,比如,装摄像头的使用目的、使用范围、是否有存储等等,都需要有非常完整的内容说明。

 

特别感谢实习生杨冰冰对本刊物的付出。

 

 注释:

[1]https://www.volkswagengroupchina.com.cn/news/Detail?ArticleID=7814321E4040419780E1BE6B91636E61

[2]https://www.tj.gov.cn/sy/tjxw/202402/t20240227_6545311.html

[3]http://fgw.sz.gov.cn/zwgk/qt/tzgg/content/post_11153387.html

[4]https://jtw.sh.gov.cn/zxzfxx/20240205/7aa0c16cc00e42cb9b3311b564dc8ffe.html

[5]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qrd/202402/t20240206_3558351.html

[6]https://birrmetrics.com/ethiopia-implements-definitive-ban/

[6]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65365-1.html

[7]https://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402/t20240223_4018710.html

[8]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02/content_6931079.htm

[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2/content_6931276.htm

[10]https://www.miit.gov.cn/zwgk/zcjd/art/2024/art_668516c79842469eaacad07738bf6408.html

[11]https://www.caeri.com.cn/

[12]https://www.nea.gov.cn/2024-02/02/c_1310763220.htm

[13]https://mp.weixin.qq.com/s/vrz-JomXxJ2c5PBH7w0DJw

 



 

 

 

 

 



 

 

 



 

 



 

 

 

相关领域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