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辞论道,以辩会友。4月28日,正值北京大学法学学科百廿华诞之际,“天元杯”首届LAW+联盟高校法科辩论赛半决赛在线上激烈展开,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6支代表队完成了6场精彩对决,最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代表队成功晋级大赛决赛。
线上部分比赛实况选取
半决赛围绕“当今中国,应该/不应该立法规范市场中的‘粉红税’行为”“个人破产制度的推广对当今中国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两个辩题展开,辩手们旁征博引,激烈交锋,评委们现场点评打分,提供了细致、全面的专业法律建议和辩论技巧指导。作为独家冠名单位,天元高度重视大赛,天元合伙人李然、付文辉、宋爽,刘博瑶律师分别参与到6场半决赛的评委工作中。
精彩点评
李然律师:今天大家准备得十分充分,现场也十分精彩。在我看来,作为评委可能会对某个辩论话题带有倾向性的先入为主的意见。如果通过辩论,某一持方的表达让我们原本固有的想法产生一些动摇,甚至是改变或扭转,那么,我想他们就应该是胜利的一方。
付文辉律师:辩题设定得十分务实,对双方来讲也有很大的辩论空间。从世界范围来看,个人破产制度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相对广泛的推广,但是,在中国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针对中国地大物博的国情,不同的地区和省份差异化发展的现状,双方还有很多能够去论证和发挥的地方。
宋爽律师:我们“破题”会发现这个辩题包括如下几个要素:“当今”、“中国”、“利”和“弊”。我看到有辩手在论证时引入了“时间轴”的概念,也着眼于中国国情提到当前经济环境及配套措施是否已经完备的关键点;双方同时也针对各方面的利和弊进行了多次攻防交锋。就这几个要素向有利于己方立场论证更加充分的一方才能赢得本场比赛。
刘博瑶律师:这是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作为一名律师,我在评分时会更多的考虑正反双方对于制度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选手是否熟悉我国现有的个人破产制度相关规定,是否了解我国目前的个人信用体系制度,均会影响其在现场立论的完整性和驳论的敏捷性。今天的赛场上,部分辩手表现优异,能够有效控制语言节奏,清晰地表达已方的观点,让听众更易接受。
展现青春风采,彰显法科精神。本届辩论赛自4月1日拉开帷幕以来,共有来自全国18支代表队参加初复赛,大赛设置了科学严密的赛制赛程、公平公正的评判机制以及生动有趣的辩题,力求充分体现法科辩论的严谨求实和汉语辩论的丰富内涵。大赛决赛将于5月12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敬请期待。
天元历来重视与高校法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设计并践行了形式多样的法律实践项目:
❁列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具有学分性质的《天元律师实务》课程,每年由近20位天元资深合伙人参与课程设计并登台授课,已持续举办九年;
❁以争议解决实务培训为主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律大赛;
❁促进法律文化交流、提升法律专业与人文素养的北京大学法律电影节;
❁旨在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广阔视野,把律师业务的多元化和实务性与大赛衔接,连续十二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天元律师大奖赛”等等。
天元期待通过这些项目,搭建起法学院与律所之间、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沟通桥梁,为法律实务人才提供实习基地和实务资源支持,让同学们在活跃思维、学以致用的同时,更好更深入地认识法律实务,助力高校法学实务教育,共同培养新一代的卓越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