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团队

天元汇聚各领域精英律师,拥有200余名合伙人,800余名律师及专业人员,凭借深厚的执业经验和项目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跨区域、综合性、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和最佳商业解决方案。

专业领域

天元凭借30年法律实践经验和不断创新的执业能力,业务覆盖中国律师主要执业领域和新兴领域,并在诸多领域保持中国顶尖律师水准和跨团队综合服务能力,近年来连续承办了诸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和极具行业影响力的项目和案件。

洞察资讯

天元律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法律热点话题,凭借独到视角和市场洞察力,帮助客户了解法律最新变化,用专业的观察、分析与见解助力客户做出更为明智的商业选择与决策。

关于天元

作为国内具有长远历史和深厚文化的领先律所,天元始终以法律服务为根本,不断探索和创新,30年来与中国经济同向前行,在中国15个经济活跃城市设立办公室,在业内享有盛誉。

涌动青春,以辩会友丨“天元杯”首届LAW+联盟高校法科辩论赛圆满收官
日期:2024年05月13日

以辩会友,宏辞论道。5月12日,正值北京大学法学学科百廿华诞之际,“天元杯”首届LAW+联盟高校法科辩论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激烈展开,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参赛队员在北大凯原楼完成了“巅峰对决”。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史诗老师和天元管理合伙人李琦律师发表致辞表示,北大法学院和天元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上形成了长期且深度的合作,本届辩论赛是又一项非常有益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未来期待赓续合作,接力向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助理教授张梓弦,天元首席及创始合伙人王立华,执行主任朱晓东及“天元杯”辩论赛优秀学生评委代表刘贝尔亲临现场观赛并担任特邀点评嘉宾。

 

 

巅峰对决

由共青团北京大学法学院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天元律师事务所赞助的“天元杯”首届LAW+联盟高校法科辩论赛4月1日正式开启,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法学院代表队参赛,首轮以线上形式决出6支胜出队,4月28日在线上完成了半决赛的思辩角逐。

总决赛辩题围绕“当今中国有必要/没必要出台反虐待动物保护法”这一热点话题展开,双方辩手旁征博引,激烈交锋。经过五位评委打分,中国政法大学荣获“冠军”,综合初赛、半决赛及决赛积分累计,本届辩论赛“最佳辩手”为复旦大学方振宇,“优秀辩手”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子懿、北京大学李佶丰和中国政法大学白一果。

 

 

 

精彩点评

“辩论赛打的是逻辑和技巧。”孙东东教授点评三点,一是辩论赛中破题至关重要,需先将逻辑捋顺、找到关键词,再提供战略性证据;二是辩手要明理即辩,需在质询和自由辩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三是法庭辩论不在于声高,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对手逼到“死角”。

 

王立华律师点评本场决赛非常精彩,双方表现可谓旗鼓相当、难分伯仲,大赛充分展现了国内法科学生的青春风采,是一场充满力量的法学主题的辩论赛,并勉励在场同学始终保持进取的学习精神,不负青春,以法之名,在持续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

 

“大学辩论能给未来法庭辩论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辩论的目的不在于说服对方,而在于通过辩论听到对方的话后,去反思已方观点,也让旁听的观众或法官能够收获新知,而不是只被一种观点所左右,用知识影响别人就是我们学法律的人对这个社会贡献。”朱晓东律师如是说。

 

李琦律师点评选手表示,一是辩论时要把控语言节奏,“抑扬顿挫”的语速才能借情绪传递出自身观点;二是参赛要注重着装细节和现场肢体表达,避免分散观众注意力,影响他们对选手的感受。

 

张梓弦教授从法律规范视角点评,“能否出台一部法律主要需要两个流程——立法目的正当性检验和手段正当性检验;而如何检验立法目的的正当性,则需要我们在宪法中寻找事实依据,双方今后在面对类似辩题时可以优先从宪法中寻找支撑论据。

 

刘贝尔同学从攻防视角进行点评:辩论时需坚持自身重要观点,不要被对方牵着走而放弃了对自身观点的阐述,避免呈现出较多的思路冲突和口径变动;同时,避免在对自身不利的观点上过多停留,有节奏地结束某一不利话题,否则会浪费己方有限的表达时间。

 

辩论投射思想,对话达成共识。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选手们以辩会友在淬炼中磨练技能、成长自我,他们代表着中国法律行业冉冉升起的新生力量。天元一直积极助力未来法律人才培养,此次全程共有9位律师参与辩论赛半决赛和决赛之中,贡献了来自实务界的专业智慧和前沿洞见。
 

 

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