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保密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泄露或被盗的商业秘密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外向型企业而言,加强商业秘密的风险防范和保护策略变得尤为关键。
2024年9月12日下午,天元合伙人胡乐夫受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之邀,通过线上平台成功举办了一场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聚焦于“外向型企业海外商业秘密的风险防范与保护”,旨在提升涉外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中的应对能力。
在交流会上,胡乐夫律师凭借其丰富的商业秘密法律实务经验,从极易产生涉外商业秘密风险的华人归国创业、招聘外企员工、外企技术合作、收购海外企业四大场景入手,从涉外商业秘密案件特点及典型案例分析、全球商业秘密法律体系及商业秘密案件大数据、企业海外商业秘密风险及侵权应对、企业海外商业秘密保护与维权等方面展开,详细地为与会人员解读了商业秘密风险防范与保护。
其中,对于外向型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所遭遇的挑战,胡律师引用了“R公司vs某芯公司”“T氏公司vs L化工公司”“M公司与H公司”“P公司与某玻璃公司”“美国A公司vs张某”“美国某局vs张某、诺某公司”等经典案例,详细介绍了涉外商业秘密案件“索赔额大”“判赔额高”“纠纷耗时持久”“认定侵权败诉几率大”等几大特点,以及败诉后可能面临的“巨额赔偿”“刑事责任”“永久禁令”等不利后果。
在此基础上,胡律师为与会人员分析了涉外企业商业秘密可能遇到的六大风险,如海外员工招聘时的风险、海外研发活动中的风险、涉外技术合同中的风险、反向工程中的风险、海外商业活动的风险、参展观展的风险。
并从“员工角度”“企业角度”两大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例如从员工角度,要强化员工知识产权意识、禁用员工原单位的任何信息、禁止员工外带原单位任何资料、留意员工存在竞业限制的风险;从企业角度,要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审慎排查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以及保留企业完整的开发记录。
最后,胡律师结合多年的商业秘密案件经验,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应对商业秘密风险的12大策略,包括聘请专业律师、积极应诉并进行非商业秘密抗辩、不侵权抗辩、技术秘密不相同抗辩、损害赔偿抗辩以及适时和解等应对策略。
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外向型企业的管理层、法务专家以及知识产权行业的资深人士。在互动环节,与会者积极提出问题,胡乐夫律师则一一给出了详尽的解答。这一交流过程极大地增进了与会者对商业秘密风险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天元是一家专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的机构,拥有丰富的国内和国际法律实务经验。我们在知识产权,尤其是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致力于向客户提供高效、卓越的法律服务。
- 相关领域
-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