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商法月刊,文 | 天元律师事务所 黄伟 周雯
近年来,反垄断诉讼正在成为竞争对手之间以及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博弈的重要战场。相较于由消费者提起的反垄断诉讼,这类由竞争对手或大型供应商/客户提起的反垄断诉讼往往经过精心策划、充分准备,直击被告企业的核心商业模式。
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短时间内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是被告企业首要需要完成的。本文中,笔者基于在3Q大战、高通与魅族、高通与苹果、京东与阿里等一系列反垄断大案中的代理经验,总结了反垄断诉讼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提供参考。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何制定总体策略。
反垄断诉讼往往时间跨度大,如何确保己方在长线作战中处于主动地位,需要对案件、原告以及己方有充分了解。因此,在反垄断诉讼伊始,被告方应梳理所涉案件的基本发展脉络、定位核心争议焦点、确定诉讼应对整体目标、评估诉讼时间节奏与重要节点、预判可能发生的事件、确定原则性的应对思路等。这有助于确定反垄断诉讼整体应对基调,提供律师和客户的后续行动纲领。
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何灵活运用程序性策略。
在复杂反垄断诉讼中,双方往往聘请顶尖律师团队,诉讼程序策略也往往会被运用到极致。对于被告方而言,运用程序性策略有双重意义:
阻击原告程序性进攻;
攻击、拖延原告实体诉讼。
1、阻击进攻。
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竞争法案件中法院准许了行为保全。因此,在反垄断诉讼的应对中,被告方应当评估原告申请行为保全的可能性、理由,确定总体应对策略。在有平行调查或在先调查的情况下,被告方还应考量如何协调调查与诉讼的需要,如何应对原告调取调查证据的申请等。
2、拖延诉讼。
管辖权异议是被告常用的程序手段。虽然当下反垄断案件二审都收归最高院,一审法院对实体审理结果影响较小。但一审法院往往还决定着案件推进节奏、法院调查积极性等问题。此外,在面对原告方精心策划的反垄断诉讼时,管辖权异议程序亦可以为被告争取更多应对时间。
除管辖权异议外,挑战原告的诉讼不符合起诉条件、起诉超过诉讼时效等均是反垄断诉讼被告方可基于案情以及答辩需要考虑的程序策略。
三、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如何最佳运用实体答辩策略。
与其他民事诉讼相似,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实体不外乎法律分析与事实查明。但相较于其他民事诉讼,反垄断诉讼往往涉及高度专业且尚无定论的法律问题,以及高度复杂且隐蔽的事实问题。因此,在实体答辩中,如何争取对己方有利的法律分析与举证责任分配,是原告与被告决胜之关键。
1、争取对己方有利的法律分析。
反垄断法高度专业复杂,而中国反垄断法施行时间较短。因此,对具体反垄断诉讼所涉法律问题的分析步骤、分析要素、所依赖的经济学方法等,目前在中国可能均无定论。与此同时,反垄断法在欧美等主流法域已施行较长时间,有较多的经典案例,对各类法律问题也有较充分的讨论。
因此,在反垄断诉讼答辩中,被告方一方面需要基于对反垄断法基础原理的深刻理解,搜集、识别与案涉法律分析相关的域外经典案例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整理对己方最为有利的法律分析思路,同时防御准备对方可能提出的法律分析思路。
另一方面,被告方还需回到法官审理的根本依据,即中国《反垄断法》。从法律条文、立法框架、立法目的等角度出发,将有利的域外参考案例有机融合进中国反垄断法分析框架,同时借此驳斥对方提出的不利域外参考案例,从而最大化地争取法院的支持。
2、争取对己方有利的举证责任分配。
尽管目前反垄断法下大体的举证框架已经确定,但是原告具体的证明维度有哪些、需要证明到什么程度、原告证据是否足以支持等具体问题尚不清楚。因此,除了传统的质证外,被告方亦需要基于对反垄断法律问题的深厚理解,层层解剖法律与事实问题,逐个击破原告的举证,减轻己方举证责任。
此外,法院判决往往还需考虑政治与社会影响。因此,在反垄断诉讼中,尤其是反垄断大案中,如何将企业的需求与社会政治需求有机结合,亦是值得企业在案件应对过程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