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要点:
- 梳理数字化产品的业务模式及业务关系
- 对数字化产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合规性审查
- 对数字化产品其他相关领域/事项的合规性审查
- 起草/审查数字化产品的业务合同及商业文件
- 总结
一、梳理数字化产品的业务模式及业务关系
(一)梳理产品的业务模式
对数字化产品进行合规审查,首先需要从产品的功能和内容、客户(用户)、产品提供方式/途径等方面梳理产品的业务模式,识别开展业务所需的资质,判断产品业务模式是否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是否存在违反公序良俗、社会公德,或者存在其他对企业或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的风险。
1. 梳理产品的功能和内容,识别产品所需的资质,判断产品业务模式是否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是否存在违反公序良俗、社会公德,或者存在其他对用户带来不良影响的风险。
2. 梳理产品客户(指订购产品的客户)及实际使用产品的用户(也称最终用户,如涉及),审核产品是否存在合规风险,准确设置和准备相应的业务合同等法律文件。
3. 梳理、审核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提供方式/途径是否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对照法律和监管要提示企业采取合措施。
(二)梳理产品的业务关系
基于对业务模式的梳理,确定企业(作为产品提供方)与交易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识别判断企业在相应法律关系下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产品在业务流程、业务合同及业务文件等方面准确反映各方的法律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法律和监管的要求,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不侵犯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二、数字化产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合规性审查
数据合规审查无疑是数字化产品合规性审查的重点。数据合规审查主要包括对产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审查,审查要点主要有以下:
三、对数字化产品其他相关领域/事项的合规性审查
除了审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合规性外,开展数字化产品的合规性审查工作,还需要关注是否符合相关领域的监管要求,审查是否存在其他合规风险。下图为数字化产品审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四、起草/审查数字化产品的业务合同及商业文件
企业销售、提供数字化产品,往往需要与客户(用户)等交易各方签订各类业务合同和商业文件。该等业务合同和商业文件,有的侧重于交易安排,例如产品销售/许可合同、订单,约定交易标的、交易价格、产品服务内容及标准、各方的权利义务等;有的则侧重于产品交付/运营中的业务规范和工作步骤,例如工作说明书等。
视乎产品的经营模式和商业安排,数字化产品的合同和商业文件可能由企业与客户(用户)通过线下双方签字盖章方式签订,也可能通过线上方式,由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客户(用户)展示合同和商业文件,客户(用户)通过线上点击同意等方式签署。实践中也有企业与客户线下签订销售合同,通过互联网平台线上交付产品,客户登录使用互联网平台时线上签订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等平台文件的情况。
该等业务合同和商业文件,不仅是法律文件,更是商业文本,反映数字化产品交付、运营的基本商业规则。法律人员在起草、审查该数字化产品的合同和文件时,需要审核其内容是否符合业务实际安排、线下签订的业务合同与线上业务合同(如有)设置是否匹配且无冲突、业务合同设置是否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并且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安排提示需设置的必要业务合同/必要条款,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防范风险。
法律人员如何起草和审查数字化产品的业务合同和商业文件?工作中需要关注哪些要点?下期天元律师公众号将继续分享,敬请期待!
五、总结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法律人员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数据合规工作常态化对法律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整体理解法律监管体系,谙熟法律规则的适用,还需要了解业务活动、企业商业意图和交易目标、理解业务与产品逻辑;另一方面,数据合规工作不限于“后台”审核、提示可能的法律风险或解决已发生的法律风险,更让法律人员走向“前台”,承担重要商业伙伴的角色:在企业新产品、新领域的研发阶段,法律人员参与研判和论证,协助企业建立商业逻辑与法律逻辑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在数据处理规则与法律规则之间达成共识,协助企业找到创新的数字化产品落地的合规可行路径,为业务企业赋能。
天元律师在《互联网平台运营法律实务》(2020年)《数据合规实务:尽职调查及解决方案》(2022年)等专业著作中,场景化地分析了律师参与的案件实例、分享了工作文本实例,归纳、提炼和展示了数字化经济时代商事律师对基础业务和创新业务的思考和实务心得,以期对法律人员有所帮助。
- 相关领域
- 数字经济合规